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上午9—12时,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发展的分论坛:比较文学视阈与海外著名汉学家研究之二成功召开。论坛上半场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丽丽教授主持、江苏大学王明真副教授评议,来自国内高校的9名师生与会发言。论坛的下半场由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丁大刚副教授评议,来自国内高校的9名师生与会发言。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从“格义”到“况义”:汉学之于比较文学的方法论省思》
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以佛教入华史、基督教文化入华史以及传教士汉学为基础,在尝试进行“格义”“况义”两种概念广狭分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由“格义”到“况义”的嬗变所蕴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意义。“格义”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也逐渐发展出了名为“况义”的异质文化交流之道。
发言人:丁大刚(上海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理雅各译经之源考略》
上海师范大学丁大刚副教授以中国传统的文献目录学为方法论,首先为理雅各原始文献档案编目,进而分类考察理雅各译注《中国经典》的参考书目,总结其特点,揭示其意义与价值。该报告阐明,理雅各通过学习宗主朱熹的应举课本入门中国学问,其解经之书汉宋兼采,文字训诂以汉学为主,义理阐释偏向宋学。
发言人:胡燕春(北京语言大学)
发言题目:《美国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与传播的范式演进》
北京语言大学胡燕春副教授立足美国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与传播以及相应国际化模式的实现路径等维度,梳理了美国相关领域相应观念、实践的生成渊源、演进谱系、当下态势,考辨代表人物、代际分层、派别划分,厘定其理论取向、方法抉择及其实践特征。该报告旨在助力于彰显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思想与话语体系,提升相关国际传播的成效。
发言人:赵世昌(河南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俄罗斯汉学家白若思的中国宝卷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赵世昌老师讲述了与俄罗斯汉学家白若思的相识,重点介绍了白若思的宝卷研究,包括卷本、仪式和宣卷团体等多个层面,特别是其对田野现场的回归与重视令人印象深刻。该报告从其宝卷研究的分类归纳入手,结合白若思由俄罗斯负笈美国,再至中国台湾、上海的从学、研究历程,注重窥见当代汉学家的成长之路。
发言人:杜娟(中山大学)
发言题目:《汉学家圣-琼·佩斯早期诗集〈赞歌集〉的生态观念形成初探》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杜娟关注汉学家圣-琼·佩斯的早期诗集《赞歌集》,诗人从自己的童年记忆出发,缅怀失去的绿色王国,其中蕴含佩斯崇敬自然的生态观念。该报告指出,中国之旅拓宽了佩斯的诗意视野,中国文化深化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阿纳巴斯》追求着自然与人的链接与融合,这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诉求产生共鸣。
发言人:周一钦(上海外国语大学)
发言题目:《俄汉学家谢马诺夫的〈人生〉译介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周一钦围绕译者-媒介-读者三个范畴研究《人生》俄译本,结合文本数据挖掘法对该译本的微观翻译、传播方式与接受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阐释,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启示。该译本译者创造性叛逆现象突出,归化翻译色彩浓厚,译本篇章变形程度明显,读者评论也影响着译本传播与定位。
发言人:崔发博(黑龙江大学)
发言题目:《俄罗斯汉学家的比较研究方法》
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崔发博从比丘林、阿列克谢耶夫、格奥尔基耶夫斯基等俄罗斯汉学家研究著作中分析其运用的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是国外中国问题研究者最为关注、多运用的一种方法论。该报告指出,中国的繁荣景象引发了俄罗斯学者极其浓厚的研究兴趣,由此也形成了研究中国问题的多种方法和解释角度。
发言人:徐佳怡(北京外国语大学)
题目:《英国汉学家柯大卫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与孔子形象——以〈大学〉英译及其副文本〈孔子传〉为例》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徐佳怡通过对1828年出版的《大学》英译本的分析研究,以中国典籍、阴阳观念、仁政思想为主要方面,探究柯大卫本人的中国文化观念,并通过梳理归纳其译本附录《孔子传》,总结柯大卫眼中的孔子形象及其评价,最后概括出柯大卫的中国文化观、孔子形象形成的原因。
发言人:应文静(西南大学)
发言题目:《管窥东西汉学之异——以川合康三、宇文所安对李贺风格研究为个案》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应文静以川合康三和宇文所安的李贺研究为例,探究东、西洋汉学家在面对同一议题时的视角差异。川合康三多受东洋汉学注重以小见大的细腻视角的影响,宇文所安多受西洋汉学强调整体审视的比较视角的影响。东西洋汉学研究视角的差异性,启发着学界对诗歌文本细读和诗人自我意识探究的关注。
评议人总结
江苏大学王明真副教授对上半场发言进行了评议,王老师依据张西平教授在大会主旨发言中对世界汉学研究对象系统性的梳理与界定,指出该分论坛发言人研究的选题多集中于海外汉学家的研究,同时亦涉猎汉学家典籍与当代文学翻译的研究、海外汉学文献学研究。王明真副教授强调在研究汉学家时,要超越仅转述汉学家成果的研究范式,实现评述与批评,真正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以此作为研究汉学家的核心学术路径。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刘丽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发言题目:《文明互鉴视域下美国汉学家方志彤的中外文学交流贡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丽丽教授的方志彤研究试图弥补国内外学界对方志彤研究这一典型个案“呼之欲出而未出”的缺憾,以哈佛大学档案馆藏方志彤原始档案为资料基础,通过聚焦剖析方志彤人物个案研究,透视20世纪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缩影。该发言指出,方志彤是20世纪“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背景下以文学的方式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典型人物。
发言人:王明真(江苏大学)
发言题目:《论韩国中国学家洪昔杓的鲁迅书写》
江苏大学王明真副教授认为在当前鲁迅形象域外构建中,学术界相对偏重日本与以英语为主的西方世界,而对同质文化圈的韩国鲁迅研究,欠缺应有的重视。该发言表明,洪昔杓作为韩国中国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展现出鲁迅文本译研与“东亚鲁迅”跨文化阐释内外兼顾的书写特征,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鲁迅在韩国的接受进程。
发言人:蔡柯欣(北京语言大学)
发言题目:《朝鲜王朝实学思想的儒学特征——由对丁若镛定位的争端谈起》
北京语言大学蔡柯欣老师关注朝鲜王朝学者丁若镛,认为他的思想与西学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明代灭亡后,李朝始终存在“尊周思明”意识。该发言指出,丁若镛不看重神、更看重今世、强调人伦,这是儒学与世界其他宗教的重要差别。尽管丁若镛注释中使用的“上帝”具有人格属性,但此上帝为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上帝,而非天主教的上帝。
发言人:孙越(南京财经大学)
发言题目:《沙畹及其弟子的在华活动(1889—1935)与汉学巴黎学派的历史定位》
南京财经大学孙越老师梳理了法国汉学家沙畹及其弟子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戴密微等人在中国开展的丰富多样的学术、考察、搜集、社交、公务等活动。该发言指出,以沙畹为首的巴黎学派汉学家与中国的自然、器物、历史、社会接触更广泛、更深邃,他们沟通了西方汉学与华夏国学,推动了与中国相关的人文学术的现代化、全球化转型。
发言人:袁元(南京大学)
发言题目:《汪德迈上古中国社会制度研究探论:以〈王道〉为中心》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袁元重点分析了汉学家汪德迈的著作《王道》,该书提出上古中国的社会制度以“祖先崇拜”心态为基础,且在祭祖制度、婚配制度、封建制度和生产制度方面都凸显出一贯的礼制精神。该发言表明,《王道》试图创造研究上古中国制度的综合性视角,在汪德迈自身中国学体系的“社会制度”研究方面具有奠基性意义。
发言人:叶麟婧(北京外国语大学)
发言题目:《〈王氏之死〉中汉学家的人物叙事及其人文关怀》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叶麟婧从史景迁聚焦的寡妇“贞洁观”出发,对黄六鸿和王氏这两个重要人物进行细致的阐释,有关王氏梦境的分析体现出史景迁对中国底层女性的同情关怀与中国社会进步的期待。该发言指出,《王氏之死》从汉学家的西方视角反思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互相关照及其跨文化研究的价值。
发言人:王祎杉(黑龙江大学)
发言题目:《“性”“命”和谐——俄汉学者布拉日金娜笔下〈郭店竹简〉的“人性”之思》
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祎杉探讨了俄汉学者布拉日金娜对中华楚文化的关注。该发言表明,布拉日金娜在对《郭店竹简》相关文本翻译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人”新视角、“集群”新主体、“时”“运”相济为主题的“人性”之思,在俄罗斯汉学界开辟出中国古代思想探索的新领域,为郭店竹简思想的世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言人:李森(北京语言大学)
发言题目:《高友工美典论下的中国传统文学》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森对高友工的美典理论进行了概括和分别论述,阐明高友工以结构主义分析中国传统文学,既继承、回归了中国传统文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结构主义范式。该发言表明,高友工的美典理论是海外汉学家运用西方文论解读、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之一,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发言人:蒋璟(青岛大学)
发言题目:《“他者”视域下中国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以李希特霍芬〈山东及其门户胶州〉为例》
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蒋璟认为李希特霍芬的著作《山东及其门户胶州》站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错误立场,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生动体现,也是将西方世界所谓的“普世性价值观”强加给“他者”的例证,对书中体现的东方主义进行解构和批判,能够为展现中国的真实形象,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增添新的动力。
总结
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和丁大刚副教授对下半场发言进行了评议。纪建勋教授总结并点评了下半场发言,方志彤在国内研究较少,刘丽丽老师的成果能够为该领域提供新的见解;下半场有两位老师的研究都聚焦韩国汉学,能够促进学界对韩国汉学更加深入的探讨,孙越老师对巴黎学派的梳理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纪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例如李森同学的高友工研究可以与上半场胡燕春老师对美国汉学的总体研究相结合,产出新的成果。结合自己期刊编辑的经验,纪教授认为汉学研究可以与比较文学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丁大刚副教授肯定了各位发言人基于不同主题、针对不同国家的汉学及汉学家研究所做的贡献,鼓励青年学者继续在相关领域中取得新的成果。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