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14-18时,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分论坛(二)“中国古代典籍外译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之一”于世界汉学中心鸿蒙厅顺利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十四位教师及在读硕博生进行发言,分享研究成果,线上线下共60余人参会。分论坛上半场由北京语言大学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教授李萍主持,山东大学副教授卢梦雅评议。论坛下半场由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卞浩宇主持,山东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李瑾评议。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胡翠娥(南开大学)
题目:《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整体主义哲学翻译——兼论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胡翠娥首先分享了其对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翻译问题的研究。胡翠娥教授指出,整体主义哲学翻译观认为中西哲学传统中有着一些共通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范畴。中国哲学中的超越性范畴是确然存在的,诸如“天”“道”“自然”等普遍的人类经验和问题范畴,可寻找最相似的译名,此为“同”;而对这些范畴提供具体的解释和论述,就是在提供中国哲学对这些普遍问题的独特回应。这种名同实异、异趣同调的翻译主张能最大程度尊重中国哲学对共同问题的特有回应,帮助中国哲学实现与世界哲学真正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为人类整体智慧的提升做出贡献。胡翠娥教授的发言简洁凝练、意蕴深厚,为论坛的学术深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言人:卞浩宇、孟祥德(苏州市职业大学)
题目:《从马礼逊到翟理斯——晚清时期〈三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
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卞浩宇分享了其与苏州职业大学讲师孟祥德的合作研究《从马礼逊到翟理斯——晚清时期〈三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全面梳理了晚清时期《三字经》的众多英译版本,从中文底本选用、翻译目的、译本编排、译文翻译等方面对各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并阐述了《三字经》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及影响。卞浩宇教授指出,在词汇的选择和句式的组合上,《三字经》英译本在很大程度上均更符合英语世界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习惯。《三字经》的众多英译本让西方世界充分了解到《三字经》的内容和思想,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亦为当前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发言人:李瑾(山东财经大学/四川大学)
题目:《Knoblock英译〈荀子·解蔽〉存疑》
山东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李瑾以Knoblock英译荀子为中心,并与其他译本对比,指出Knoblock译文中的30余条可商榷之处。李瑾教授借鉴训诂学、语言学、语法学、阐释学方法论,在语内翻译中吸收国内荀子研究注、疏、释、译、补正、补遗、订补等有机成分,合理理解源语文本;在语际翻译中,根据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以及赵彦春翻译归结论之趋同与关联原则,考察、判断并探索语际翻译中的适切方式,解析王译本中的误读误译现象,指出王译违反质、量、关系、方式准则的具体例证30条。
发言人:张粲(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法国汉学家儒莲与中国道家道教典籍的翻译与传播》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张粲指出,19世纪上半叶法国乃至欧洲的汉学巨擘儒莲于1835年在伦敦亚洲学会和东方翻译基金的资助下出版了法译本《太上感应篇》,该译本内容丰富、准确流畅,除原文外,还全译了书中的四百多个故事,并肯定了这些故事的价值。儒莲于1842年出版了完整的《道德经》法译本,该译本频繁再版,至今仍是经典法语译本。通过该译本,儒莲修正了17、18世纪来华传教士和雷慕沙对于《道德经》的某些观点,体现了科学的研究意识。儒莲的中国道家和道教典籍译文流畅,质量上乘,介绍并传播了中国道教文化,体现出儒莲客观、审慎、科学,且尊重异质宗教哲学文化的汉学研究态度。
发言人:敬如歌(上海交通大学)
题目:《20世纪初俄国诗人对中国唐诗的接受与翻译——以巴尔蒙特、马尔科夫、古米廖夫为例》
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敬如歌探讨了20世纪初俄国诗人对中国唐诗的接受与翻译。其指出,在俄罗斯汉学史上,《古代颂歌与思想》《中国之笛》《瓷亭》三本诗集常被冠以“模糊翻译”而被忽略价值,然而这份模糊却展现了早期中国唐诗作为汉学知识的世界化动态过程。巴尔蒙特、马尔科夫、古米廖夫以俞第德的《白玉诗书》(1867、1902)及德理文侯爵《唐诗》(1862)为源头,对唐诗的法译文进行二次创作,开启了俄罗斯中国唐诗翻译的滥觞。经过梳理三本诗集翻译唐诗的法语底本,可以看出早期俄国诗人的中国想象是法式中国观在俄罗斯本土的继承与变异,尤以王昌龄的《采莲曲》、李白的《玉阶怨》、李华的《海上明》最为典型。
发言人:王灵芝(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题目:《社会学视域下〈大学〉在俄罗斯的译介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讲师王灵芝关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在俄罗斯的译介研究。《大学》是最早被介绍到俄罗斯的儒家典籍,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期间共出现10多个俄译本。王灵芝讲师借鉴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从“场域”“惯习”和“资本”等层面对《大学》的俄译和传播进行历时研究,挖掘《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勾勒出《大学》在俄罗斯翻译与传播的整体风貌,进而揭示翻译活动中社会因素的作用。
发言人:崔潇月(北京外国语大学)
题目:《晚清时期〈聊斋志异〉的改编及英译——以流水句分析为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崔潇月以晚清英国外交官禧在明编纂《华英文义津逮》教科书中对《聊斋志异》部分篇目的英译及白话改编文本为出发点,对照原作,同时参照翟理斯译本《聊斋志异选》,以汉语流水句的英译为导向,剖析三者重合的故事文本对流水句的翻译处理。其通过研究发现,禧在明的翻译显化,明显受汉语改编文本影响,导向译本浅显易懂;戴遂良的翻译显、隐,更具有英语世界的原则特征。此种翻译现象的深层动因在于禧、戴二人沟通中西的文化立场与重构两个层面的“异”的翻译观,汉语流水句的翻译模式亦可作为译者翻译策略、翻译水平的一项参考。
发言人:李宜芳(西南大学)
题目:《〈聊斋志异〉在俄语世界的经典化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宜芳探讨了《聊斋志异》在俄语世界的经典化研究。聊斋在俄语世界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翻译、传播与接受,并逐渐在俄语世界实现了经典化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源文本自身的经典品格对吸引译者和读者具有积极意义,是翻译文学经典化动因之一;译者群前赴后继地努力进行翻译活动,使得多译本的存在成为聊斋俄译经典化的基础条件;出版社对新旧版本的出版和再版为其经典化铺平了道路。专业人士不断地评价、研究、引用译本,促进了聊斋的翻译和接受。
评议人总结
卢梦雅副教授对上半场发言进行了总结评议。其指出,各位发言人在分享自身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均体现出中西比较的意识,“比较”既是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抓手。此外,各位发言人之间的研究也形成对照,比如王灵芝和李宜芳均既选择经典文本,又跳出文本,从社会学和翻译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大家的研究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我们的论坛也因此兼具丰富性和深度性。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迟帅(青岛大学)
题目:《海上丝路典籍〈瀛涯胜览〉的传译与反哺》
青岛大学副教授迟帅从知识翻译学视角出发,剖析《瀛涯胜览》在传译英译过程中对典籍自身版本发展的反哺作用。《瀛涯胜览》是记载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概况的重要典籍,被誉为是关于沿线国家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与各类知识的“储存器”。19世纪末以来,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外交官、汉学家等相继翻译此典籍,用以建构沿线国家知识体系。相关译者身份多样,所用底本多元。米尔斯借助增添图文副文本的丰厚翻译策略,构建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化网”,将目的语读者置于不同文化交互的网状信息中,多维度阐释文本,实现了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为海上丝路典籍的对外译介及在他国的经典建构和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
发言人:李萍(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跨文化视域下〈西游记〉审美媒介的演进》
李萍教授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向与会观众分享了跨文化视域下《西游记》审美媒介的演进。《西游记》的跨文化传播展现出清晰的媒介演进脉络,伴随媒介演进,受众的审美感受也出现了复杂的变化,从纸质的小说文本到影像再到动漫、网络话语体系转换,跨越的不只是媒介,还有历史背景、文化风尚和审美风格的转换。大众传媒发挥了双面作用,综合的感官享受吸引了大量受众,同时激起了对继承还是变革原著精神的审美讨论。电子技术时代,创作者往往借用《西游记》题材讲述新故事,网游则使观众与读者亲临故事之中。审美媒介在对大众的迎合中不断演进,但形式的变幻亦促使我们思考“精神”的回归。
发言人:卢梦雅(山东大学)
题目:《中国早期地域观与〈山海经〉的地理学阐释——以法国汉学为中心》
卢梦雅副教授指出,在我国现当代地理学尚未成熟之时,罗尼、波尔努夫、施古德、葛兰言、雷米·马修、魏德理等法国学者已引入测绘学、博物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政治学等学科对中国古人的地域观进行研究,成果卓著。这一跨文化的文献考古工作,说明西方学者意识到对中国早期文明脉络的探索离不开历史地理基础;同时,作为外部成果,充分证明了在对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认识中,地理、历史、民族、政治、宗教诸方面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国本土的局限,提出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我们深入了解这些西人成果,有助于在对西方汉学的了解和批判中反思和发展当前的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在跨文化、跨学科中就古代历史地理等关乎中国早期文明的课题进行国际对话。
发言人:王莲涔(西南大学)
题目:《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俄译本翻译风格比较研究》
西南大学副教授王莲涔选取《孙子兵法》的两个经典俄语译本(康拉德和马良文译本)作为研究语料,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以分析类符/类符比、平均词长和句长作为参数,对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其指出,康拉德译本倾向使用直译法,语言精炼,句式表达较为复杂,翻译风格较为固化,注重译文与原文语言结构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马良文的翻译倾向于意译加直译,用词多样化,句子结构比较多变,翻译风格比较灵活,强调翻译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两个译本在翻译风格上的差异可能与译者身份、目标读者、时代背景及翻译目的等因素有关。
发言人:范文杰(河南大学)
题目:《作为早期“文学交流事件”的明末清初圣徒传记文学研究》
河南大学在读博士生范文杰对明末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所著西学汉籍中的基督教圣人及圣徒传记进行了研究。欧洲圣徒传是历史与传奇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之际圣徒传的传主出现了由圣经著名人物向世俗圣徒转移的特点,与译述者具体的历史处境、所回应的现实问题密切相关。随着对中国语境、读者品味、文化典籍的深入理解,这批圣徒传越发注重叙事的趣味性、情节的复杂性,开始有意识地引用中国的俗语、典籍,仿照中国小说的目录形式,能够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自如切换叙事语体、文白夹杂。明清中国所提供异质文化语境却赋予了圣徒传这一中世纪欧洲日益僵化的文学类型另一种重新鲜活的可能,实为中西早期“文学交流事件”的典型案例。
发言人:张尔雨(中国传媒大学)
题目:《〈道德经〉葡译本在巴西的译介与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硕士生张尔雨探讨了《道德经》葡译本在巴西的译介与传播,通过梳理二十世纪至今《道德经》在巴西的译介与传播历程,运用OCLC世界图书联机中心书库整理巴西现存葡萄牙语《道德经》译本情况,根据不同的译本解读方式对其进行分类解析,总结了巴西受众对《道德经》译著反馈,全方面分析了《道德经》在巴西的译介特点。《道德经》葡译本的译本情况、传播力度及受众反馈,可为中国哲学在海外的译介和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评议人总结
山东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李瑾教授为论坛下半场进行了总结。李瑾教授指出,本场发言人的研究中涉及到数据统计、语料库及文本细读,均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实际工作,落到了实处。迟帅副教授的研究不仅包括传译,还包括“反哺”,提示我们更多关注:文化走出去后怎么样了、走出的方式是否有成效,这才是文化走出去要思考的问题;李萍教授的研究兼顾了《西游记》的大众性和现代思想性的传播,从美学的感性到精神的升华,传播内容之“道”和传播方式之“简”完美融合;卢梦雅副教授的研究通过空间书写,使《山海经》的地理认知和宗教政治功能串联起来;王莲涔副教授的语料库分析工作非常细致全面,包括了语言学、文献学、实证研究、思想分析等;范文杰同学的研究抓住了“文学交流事件”这一亮点;张尔雨同学对《道德经》葡译本的分类注意到“宗教”与“神秘学”的区分,是合理的,也是值得探究的。
2024-12-25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