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 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讲师
1995年,当10岁的马拉参观天安门广场时,他把Tian’anmen Square读成了Tinyminy Square。23年后,曾经的孩童已经成长为英俊的青年,脑海中对于中国山川大河的印记,也成为他连结中尼两国文化的珍贵记忆。
记者:小时候,你游历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对于中国来讲,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马拉:10岁的时候,我随父母和弟弟去往西藏旅行。但是因为加德满都和拉萨的海拔差巨大,我患上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并住进了拉萨当地的医院。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住院后的我并没有感到孤单,相反却接受到中国医生悉心的治疗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在我即将登上飞机返回加德满都之时,我眼前的一幕让我至今难忘。我看到了中国军人为我搭建起了“绿色通道”:他们身着墨绿色的军衣,将簇拥的人群组织得井井有条。我在我的中国医生的陪伴下,第一个登上飞机。那时候,我也真正体会到中国人民对友邻尼泊尔人民的情谊。
记者:你的中文发音非常标准,平时很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吗?
马拉:2005年,我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并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汉语学习,从此踏上了汉语学习之路。
初学汉语的时候,我便遇上了一件尴尬事。那时候,我已经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自认为能够用流利的汉语与人交流。有一天,我打车返回学校,上车便对司机说“Wo Yao Qu Bei Jing Yu Yan Da Xue(我要去北京语言大学)”。然而,司机却没听明白,反复和我确认目的地。本来对汉语交流胸有成竹的我也一度陷入尴尬,又是重复,又是比划汉字,最终司机师傅才焕然大悟。
在路上,我的心中一直犯嘀咕:“我们说的不是一样吗?”后来,我才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曾经强调过,汉语需要注意语音语调,一个声调错了,意思可能就千差万别了。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汉语语音语调对于句意理解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会经常和同学、老师练习汉语发音。
马拉在参加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期间学习古筝
记者:目前,你从事哪些汉语推广方面的工作?
马拉:硕士毕业之后,我回到尼泊尔,成为了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老师。近年来,我也开始从事中尼两国语言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比如我翻译出版了4册“中国民间故事系列丛书”——《老鼠嫁女》《十二生肖的故事》《女娲补天》《盘古开天》,以及《悦读中国:中国工艺美术》。
目前,我在翻译尼泊尔小说《白老虎》、中国作品《孔子的故乡山东》和《萌萌鸟》系列图书。
记者:从目前来看,尼泊尔在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方面处于什么样的程度?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
马拉:中国和尼泊尔世代友好,两国之间也存在长期的文化交流。对于很多尼泊尔人来讲,他们对于中国并不陌生,也了解两国间存在的长期的友谊,但是由于语言方面的隔阂,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现在,尼泊尔也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在当地的普及,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发生的大事小情;尼泊尔电视台也会播放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或者电视剧,如尼泊尔语版《西游记》,这加深了当地民众对于中国现状以及文化的了解。另外,市场上也会销售中国图书。
另一方面,尼泊尔的孔子学院和文化交流中心会定期组织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加深汉语专业学生和当地人民对于中国的热爱。
记者:你如何看待汉学家在促进中外交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马拉:我们经常会说,中尼两国是友好邻邦,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都有对方的印记,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沉湎于过去,需要努力探索,现阶段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可以尝试做的工作,而汉学家则能在这一环节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促进现在双方的相互理解,让中尼关系继续良好发展。
本系列文章由中国文化译研网与国际出版周报共同策划,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