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素质、复合型翻译人才匮乏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一大瓶颈。
在“一带一路”倡议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对翻译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必须以“一带一路”需求为导向,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双复型、应用型、非通用语和高端中译外翻译人才,助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
从“一专多能”到“多专多能”
当前,培养能助力“一带一路”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的双复型、应用型、非通用语、高端中译外翻译人才是大势所趋。
一是双复型翻译人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家要加强双复型翻译人才培养。双复型翻译人才,即“复合型”翻译人才和“复语型”翻译人才,前者是指具备“外语+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后者是指掌握两门外语的多语种翻译人才。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和跨语言沟通能力,教授的课程也大多限制在本专业框架内,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往往是“一专一能”,少数能达到“一专多能”的水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标准逐步从“一专多能”转向“多专多能”,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落地实施后,这类通晓多种领域知识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备受企业青睐。具体到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这表示学生要掌握除外语外的其他学科,如经贸、旅游、电商、法学等专业知识,成为具备“外语+专业”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一带一路”下的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参与者,这时的语言服务需求就不单纯局限在两门语言的互译,而会牵涉到多门外语的互相转换,能同时掌握多门语言的复语型人才也就成为企业争抢的重点对象。
二是应用型翻译人才。“一带一路”建设为基础设施产业链、交通运输行业与物流领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四大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它们都是现代翻译服务的主要对象,需要应用型翻译人才做支撑。应用型翻译人才是指具有足够的翻译基础和专业素养且能将翻译技巧应用于具体翻译实践的人才,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市场导向型人才,这意味着笔译人员要能胜任如政府文件、商业信函、法律文书、科技材料等实用性文本的翻译,口译人员要能承担类似商务口译、外事接待等的口译任务。但长期以来,我国翻译教育存在两个弊端,第一,强调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导致学生无法在翻译时做到学以致用;第二,翻译内容设置文学翻译和非文学文本翻译分配不均,前者比例大于后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脱节。为有效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上做出改进以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三是非通用语翻译人才。非通用语翻译人才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外语人才。只有搭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才可能谈及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政治互信、文化传播。尽管各国可以借助英语作为与他国沟通交流的工具,但要真正通情达意,达成共识必须使用对方国家的语言。“一带一路”横跨亚洲、东达欧洲、辐射非洲,共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官方语言和国家通用语50多种。尽管自2013年起我国高校着力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但截至2017年底仍有11种语言尚未开设,亟待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填补人才空缺。此外,就已开设的语言专业而言,它们也还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备的窘境,所以培养出来的非通用语人才也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高端中译外翻译人才。“一带一路”打开中国同世界交流的新大门,中国企业沿着这条财富之路不断“走出去”,中国文化也顺着这条文化传播之路走向世界,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各国面前。要想向世界传播更多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我国需要更多高端的中译外翻译人才。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翻译项目等,其意义在于向世界展现更多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而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中译外人才来实现。与“普通”的中译外人才不同,“一带一路”建设呼吁“高端”中译外人才建设,这类人才必须要有深厚的双语功底,既通晓过去,又与时俱进,既精通中国文化和中国流行的时政理念,又熟悉外国读者的思维方式、了解世界各国国情。高端中译外人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他们的加入。
构建产教学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翻译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引了新方向。我国高校要把握住这个战略机遇,以服务“一带一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承担向“一带一路”建设输送优秀翻译人才的重大使命。
首先,加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当前我国高校的翻译课程设置和翻译教学存在不足,导致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要想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翻译人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高校要审视自身,完善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复合型、复语型和中译外人才。
其次,深化校企联合,通过加强校企联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仍拘泥于课堂教学,一旦学生迈入社会接触到真正的翻译场合,他们往往会因为应用实践能力弱而遭到淘汰。一个高水平的翻译人才一定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的翻译教学体系一定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途径之一就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加强校企联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联合的优势在于:第一,学校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定制”培养高素质的语言服务人才以满足翻译市场需求;第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翻译实践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第三,企业可以借助学校平台,选拔优秀翻译人才服务企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加强学校同企业的合作,如此可以促进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巩固完善产学教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强化校内合作、校校合作。完善翻译教学体系,高校首先要强化校内合作以促进学校间的教育资源流动,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急需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除本专业外的外专业知识,所以高校各学院之间要互相助力,要形成联合培养人才的意识,共享优秀教师资源。外语学院要依靠其他学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他学院也可以借助外语学院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外语素养,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此外,高校也要注重校校合作提升办学能力。一要加强国内校际合作,各高校要互派教师交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互相借鉴人才培养经验并探索和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二应注重同国外院校的合作,要组织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翻译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经验,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要建立学生互派交流机制,通过交换生和留学生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学习,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综上,各大高校应做好“一带一路”对接任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翻译课程改革,强化校企联合、院际和校际合作等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实我国战略人才储备,保障“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2024-10-31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