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工作室为好莱坞制作的特效道具,目前正在乌镇展出。泰勒不想让维塔工作室过于扩张,他希望自己叫得出每个员工的名字:“在这个疯狂的产业里,他们也需要一种稳定感。”(维塔工作室供图/图)
《指环王》48000件道具,全是维塔工作室员工手工制作。到了《霍比特人》,维塔制作的道具60%由机器生产。
近年,维塔越来越多的客户来自中国。
乌镇北栅丝厂。身长近两米的巨型食人兽面目狰狞地置于展厅中央,身上的毛发和皴裂的皮肤纤毫毕见。它们抬起右手,举起斧头,仿佛要将每位参观者吸入囊中。食人兽的制造者理查德·泰勒的头像,则做成宣传旗,插遍古镇各个角落。
泰勒是新西兰顶级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世界著名特效大师,他也是2016年12月13日开幕的乌镇首届国际未来视觉艺术计划的名誉主席。这项视觉艺术计划的目的之一,是将乌镇变成视觉艺术的试验场。维塔工作室为许多好莱坞魔幻大片制作的特效道具,作为“未来视觉艺术”的范本,从新西兰空运到乌镇展出,展览持续到2017年5月。
许多好莱坞魔幻大片的特效道具都出自维塔工作室之手,包括《指环王》三部曲、《金刚》《阿凡达》《哥斯拉》,《霍比特人》三部曲、《魔兽》,泰勒也因此获得了包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化装、最佳服装设计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奖。“上周我们还在整理过去七年做过的道具和模型,各类道具的照片,装满了整整10本每本400多页的书。我很难想象具体有多少件,但的确是个庞大的数目。”泰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张艺谋新片《长城》是维塔最新的作品。他们为《长城》设计了怪兽饕餮,还有各式武器。维塔团队为《长城》项目工作了两年半,饕餮是最耗精力的设计,总共经过746稿。攻城时,共有31万只饕餮兵临城下。张艺谋希望饕餮是写实的,看上去要像地球上真实存在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最终,饕餮的形象结合了蜥蜴、恐龙、异形,饕餮兽王头顶的纹路,则来自青铜器。“我们尝试将饕餮与历史联结起来,将中国神话中的图案融入到角色设计中。”泰勒说。
以前维塔的客户主要来自好莱坞。最忙碌时,他们同时为《我,机器人》《X战警:背水一战》《地球停转之日》和《第九区》等影片制作视觉效果。近年,维塔越来越多的客户来自中国,目前,他们正在为两部中国电影制作特效。
60岁的新西兰人泰勒看上去像“山德士上校”。八九岁时,他就发现自己很喜欢做各种手工,“我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想从事什么别的行当,我希望以此为生。”泰勒说。那时,他的父母并不看好,做手工怎么能养活人呢?
17岁时,泰勒搬到了首都惠灵顿。在那里,他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塔尼亚。1987年,两人成立了名为RT的小型工作室,工作室就是他们租住的公寓,面积只有十几平米,两人夜以继日,专门为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制作道具。
两年后,泰勒接到了一单活,为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的第二部电影《疯狂肥宝综艺秀》制作微缩场景和木偶。这次合作,让泰勒和杰克逊成为了好朋友。1993年,为了给新片《罪孽天使》制作特效,杰克逊和好友泰勒、吉米·塞尔柯克一起,共同创建了维塔工作室。三人分工明确——杰克逊负责讲故事,泰勒和塞尔柯克就通过道具、布景、化装,在视觉效果上帮助他把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现实。
《罪孽天使》是一部惊悚片,也是好莱坞明星凯特·温斯莱特的处女作。影片根据真实的谋杀案改编,温斯莱特在片中饰演英国少女朱丽叶,她与女孩波林萌生恋情,遭到家人反对,两人经过密谋,砸死了波林的母亲。
影片有相当一部分场景,用来展示两个少女创作的小说,那是一个虚构的中世纪王国。他们设计了七十多套独特的乳胶服装、各种古怪的生物、田野里的城堡。这些奇幻的想象和精致的特效,让好莱坞大为惊艳,不少人认为一定是出自行业老手,而实际上维塔工作室才刚刚成立。很快,维塔接到了更多电影订单。
《指环王》三部曲真正让维塔跻身世界顶级特效工作室之列。杰克逊原本制作的是一部电影,但这部9小时的超级电影实在太长,最终分成了三部,于2001、2002、2003年上映。
“我们为这部电影花了七年半的时间。”泰勒回忆,他至今还清楚记得为《指环王》一共做了48000件道具。那时,维塔工作室只有一百二十多名员工,只有1/8的人有过与影视制作相关的从业经历,剩下的员工都需要从头接受培训。“你要造一座摩天大楼,可只有1/8的人知道要怎么做,这带给我们相当大的挑战。”他说。
泰勒要求维塔团队,做设计前要广泛地汲取灵感,“不要只看互联网,多多观察大自然,世界本身的丰富和变化可以给人无穷的灵感,”一旦投入设计,也不要被已有的设计影响,“不去硬搬,也绝对禁止抄袭别人的工作成果”。
维塔设计的异形人咕噜,在《指环王》三部曲中首次登场,其后也在《霍比特人》中出现。咕噜的形象参照不是人,而是动物,“他是两栖动物,所以看起来有点像青蛙,他有半透明的皮肤,在黑暗的地底待了很久很久。我们还参考了黑猩猩和无毛猫的形态。”
上一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曾在他的办公室放着一柄剑,那是电影《指环王》圣战时期重要人物佛罗多·巴金斯使用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送给约翰·基的礼物。这柄剑也出自维塔之手。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上映,宣告了3D电影时代的到来,它创造的视效奇观,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在为《阿凡达》提供特效服务的八家公司之中,维塔排名第一,这也是维塔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
维塔不仅负责制作所有潘多拉星球的怪兽,还造出了一个巨型的潘多拉星球的丛林,包括圣母树和数十万棵藤。《阿凡达》的大部分场景都在绿幕前拍摄,维塔不仅要在拍摄前为影片制作出数字背景,还要为两台3D摄影机拍摄的立体画面进行后期合成。为了完成这些工作,维塔动用了4000台服务器,总计35000个处理器,是《指环王3》的三倍。
对泰勒来说,《阿凡达》挑战最大的,不在技术,而在于建立一个虚构的潘多拉星球部族纳威人的文化。“詹姆斯·卡梅隆不是只想往银幕上贴一堆外星人,哪怕他们设计得很美。他希望观众感觉到这些外星生物也有自己深度的思考。”泰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为此,维塔工作室的精力更多花在了文化研究。泰勒介绍,一个团队花了两年半时间去寻找纳威文化的参考原型,设计这支外星人部族的谱系、信仰系统、神话传说,他们如何回忆历史,用什么吃饭、用什么打猎,怎么祭祀,等等,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纳威人的世界。
“如今的观众都见多识广,你有没有做镜头外的功课,他们一眼就可以看穿。他们希望相信那个世界在镜头之外真实存在,那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合理的世界,一部合理的历史,这不是简单地从中世纪电影里借来一套盔甲就可以完成的。如果我们可以穿越历史,去感受真实的士兵和他们的盔甲,就会知道那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盔甲,它经历了数百年的材质、设计、制作工艺的演变,才到现在。当我们要设计纳威人的东西时,我们尝试想象这种设计真的在纳威人历史上经历了一番演变、传承,才变成后来镜头前的这副模样。”泰勒说。
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使用了全新的120帧技术,引起业界大讨论,刷新了观众的观影体验。2012年,彼得·杰克逊在《霍比特人》中也曾首次使用了4K高清48帧的制式,因为“画面太过清晰逼真,营造的魔幻世界令人害怕”而引起争议。这也是杰克逊和泰勒带领下的维塔工作室完成的。
“拍《霍比特人》需要的摄影机的数目可能是拍《指环王》时候的10倍以上。”泰勒回忆。《指环王》时,画面还没那么清晰,道具即便有些小瑕疵,也不容易发现。但到了《霍比特人》,因为画面极为清晰,对细节的考究就更严苛,摄影机甚至可以分出皮肤的不同透明度。为追求造型真实,维塔用了4吨硅胶为《霍比特人》中的各个角色进行面部修复,以达到近似于真人的皮肤透明度。
《指环王》的48000件道具,全是泰勒和维塔工作室的员工手造,“百分百纯手工,都是用手一点点雕刻打磨出来的。”到了《霍比特人》,维塔做的道具60%由机器生产。“制作进度不再允许我们靠手工来完成一切。生产模式的转变相当之快,我们根本无力阻挡。”泰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五年前,泰勒曾劝他在中国做特效的朋友用机器,朋友表示,机器做的都是垃圾,他能雇用大量中国工人,“而且他们也不贵”。现在,这位中国朋友拥有的机器比维塔还多,“人工已经高到负担不起,速度也无法与机器生产比肩”。
维塔现有固定员工120人,忙的时候,泰勒会招“临时工”,把团队扩编到350人。“尽管有相当多的项目向我们招手,超过350人才能完成的那些我就不接了。因为我希望团队里每个人的名字我都叫得上来。团队里的固定员工基本上跟了我们超过15年,在这个疯狂的产业里他们也需要一种稳定感。”他说。
“观众去电影院坐上两个小时,总想放松地享受一番,但我想厚着脸皮申辩:大多数电影真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飞逝而过的几秒画面经过了反复斟酌,科技的运用、美工的设计、史料的考证以及跨国的沟通协作……中国观众很挑剔,中国的影视公司就可怜了,想想中国的影视制作产业发展有多快?好莱坞经历了百年才登上现在的位置,而中国是什么时候起步的?出了门批判一番是很容易的。”泰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