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
油画        180cmX200cm

孔子与苏格拉底

万立2018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的轴心说:雅斯贝尔斯盛赞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认为这些文明几乎在同一时代在不同地点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并在各自文明中成为精神导师,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气质的希腊文明,具有孔子、老子气质的中华文明,具有佛陀气质的印度文明。而所谓的“轴心时代”,正是指因为这些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我们才有了不同的特点。而思想的差异才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五彩缤纷。


李退溪与《圣学十图》
油画        134cmX165cm

李退溪与《圣学十图》

万立2021年

李退溪(1501—1570年),名滉,人称“海东朱子”的朝鲜李朝大儒,其肖像印在了1000韩元上。退溪发展了朱熹哲学、创退溪学派,在韩国儒学思想史上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1561年建其教授儒学和研修学问之处的陶山书堂,并以朱子诗句為自己的住处和书房命名,留下《陶山十二曲》和《陶山记》等诗文。1575年陶山书堂扩建后获朝鲜宣祖赐“陶山书院”匾额。该书院1960年被指定为第170号史迹


李栗谷与《圣学辑要》
油画        134cmX165cm

李栗谷与《圣学辑要》

唐灼2021年

李栗谷(1536-1584),名珥,号栗谷,是朝鲜李朝儒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理气妙合”“气发理乘”等思想深化和丰富了中韩朱子学,李退溪和李栗谷并称朝鲜朱子学“双璧”。栗谷母亲姓申,号师任堂,是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母子二人的头像分别印在了50000韩元和5000韩元上。李栗谷是韩国儒学史上具有原创性的儒学家,1568年任书状官随使赴明朝,1578年,在今朝鲜境内黄海南道碧城郡士岘里风景名胜石潭九曲第五曲丛中,


柏拉图与《理想国》
油画        132cmX210cm

柏拉图与《理想国》

万立2021年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明两端的“轴心时代”,柏拉图与孟子都以对“善”的思考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善是“仁义内在”,用“反求诸己”的方式存养善性仁心,通过“仁义礼”来达到至善。柏拉图认为最高理念是“善”,认识真正的善即真理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
油画        132cmX210cm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

唐灼2021年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于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作及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法律等诸多方面。亚里士多德和荀子这两位中西方的圣哲都注重人道德伦理的培养,都认为人德性的养成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生成。荀子采用直接论证的方式, 抑恶扬善,解诸子之蔽,取道、法、名诸家思想精华为一体


马可波罗
油画        132cmX200cm

马可波罗

唐灼2019年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威尼斯人,其父亲尼柯罗和叔叔马菲奥担任元朝派往罗马教廷的特使——忽必烈希望他们从罗马带回100个精通各类学问的传教士。1271年,马可·波罗随父叔带着罗马教廷给忽必烈的回信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并在此住了十七年。元世祖派马可波罗做元朝的外交使臣和地方官员


托尔斯泰与儒学
油画        132cmX200cm

托尔斯泰与儒学

唐灼2019年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独特的方式把基督教教义与东方宗教和哲学结合,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即以“不以暴力抗恶”为核心,宣扬以“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博爱”为宗旨的一个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19世纪80年代初期,托尔斯泰精心研读理雅各翻译的《中国经典》,该书涵盖儒、道、墨诸家典籍共28卷英译本,并将其中的《大学》译为俄文于1904年出版。


孟德斯鸠与儒学
油画        134cmX165cm

孟德斯鸠与儒学

唐灼2019年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孟德斯鸠所在的法国正值“中国文化热”高峰期,他对中国倾注极大的关心,阅读大量中国的书籍。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和建立法制的注明理论,对后世产生来巨大的、深远的影响。他对于东方专制政体的批判并未影响其肯定儒家的“伟大的天才”的智慧,这对于今天正确认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


皇太子始字
油画        170cmx220cm

皇太子始字

万立 唐灼2019年

王仁博士(朝鲜半岛三国时期汉人百济国儒学博士。)百济古尔王五十一年(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为百济使者阿直歧所荐,到日本献《论语》10卷、《千字文》1卷。作为儒学大师被聘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之师。一般认为王仁渡日为汉字与孔子思想传入日本的开始。王仁渡日前,日本尚无文字、典籍,亦无学校教育。王仁渡日给日本带去文字和儒经,促使宫廷办起学问所,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儒学和教育的发展


继体天皇的治水缘
油画        134cmX165cm

继体天皇的治水缘

万立 唐灼2020年

千百年来,大禹智慧勤劳、恭俭自律的形象流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为当地人民所崇敬。从王仁传《论语》等到日本,成为日本的语言和人文教养的教材,其中提到的大禹形象就成为日本的楷模。直到今天,日本义务教育明文规定必须掌握2136个汉字。至此,日本开始融入汉字文明圈,儒家文化也得以在日本发扬光大


美智子皇后的养蚕情
油画        134cmX165cm

美智子皇后的养蚕情

万立2020年

“亲蚕之礼”始于周代,由皇后主持、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采桑喂蚕。按《周礼》,皇后率领内外命妇春季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皇帝去天坛地坛拜祭农神祈求风调雨顺,而皇后则要在先蚕坛举行“亲蚕”大典


皇室的传承
油画        134cmX165cm

皇室的传承

唐灼2022年

明仁天皇的年号“平成”,出自《尚书·大禹谟》,书中记述了大禹治水所抵达的安泰:“地平天成”。1992年10月26日,首次访华的明仁天皇夫妇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目睹了《开成石经》中的“平成”字迹。从王仁传《论语》到日本起,到继体天皇治水至今,皇室始终对大禹怀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孔子传《孝》
油画        134cmX165cm

孔子传《孝》

万立2015年

孔子在《论语》中论及“仁”“知/智”“礼”“义”“孝悌”等主题,其中在中国世俗生活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其孝道观:在孔子看来,“孝”不能只停留在物质的奉养上,还包括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而孝悌的践行更是关乎国家社稷的兴衰,即“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口述《春秋》
油画        180cmX200cm

孔子口述《春秋》

万立2011年

在孔子时代的私学,儒生皆应学习“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门功课,亦即“六经”。而这六部经典正是经由孔子的整理、修订和传授,才得以流传下来。《孔子口述<春秋>》这幅油画选取的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中的孔子形象作为绘画的对象。孔子将《春秋》经文的传解,独传弟子子夏的情景。孔子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可见这一书对其来说何其珍贵和重要


孔子颜回子路言志
油画        134cmX165cm

孔子颜回子路言志

万立2015年

《论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畅谈各自志向的一幕:“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见孔子的志向从来不是为独善其身,而是要普施仁爱、“修己以安人”,这亦奠定历代儒家士子文人心系家、国、天下的济世情怀


圣道——孔子与颜回
油画        134cmX165cm

圣道——孔子与颜回

万立2013年

描绘的是在春秋末年,孔子与弟子们在周游列国时,途径过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被困住,史书上记载,此时无上下之交,也就是在这时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史称“陈蔡之厄”或“陈蔡絶粮”。此幅油画展现的是孔子与弟子历经“陈蔡之厄”,在绝粮七天的艰苦时刻里,孔子仍然论道讲学、弦歌不断的情景,展现了孔子与颜回精彩论道的瞬间


圣殇——哀麟
油画        130cmX154cm

圣殇——哀麟

万立2014年

《春秋》三传和《史记》等多部典籍都记载了“西狩获麟”的故事:鲁哀公十四年春,叔孙氏家臣钥商捕获一头怪兽,因视之为不祥之兆而将其遗弃。孔子获悉后亲自前往观看并确定它其实是麒麟仁兽,继而流泪感慨:“‘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利玛窦——西儒“始祖”
油画        134cmX165cm

利玛窦——西儒“始祖”

万立2018年

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是利马切拉塔(Macerata)城的名门之后,1582年8月和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一起从澳门来到了肇庆,成为最早长期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传教士。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以向万历皇帝进贡的远夷使者身份进入了北京。万历皇帝看到利玛窦所献的这些贡品,倍觉新奇。收下礼品,利马窦暂时留在了北京,住进了会馆


罗明坚—在欧洲翻译“四书”
油画        134cmX165cm

罗明坚—在欧洲翻译“四书”

万立2018年

意大利来华传教士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是第一个到达中国的耶稣会士,万历七年(1579年)奉派抵达澳门,是第一个在中国内地安居下来的传教士。他与利玛窦一起编写了第一部汉语—外文字典—《葡华词典》,应教会领导要求,由他返回罗马,向教廷汇报在中国传教的情况,并希望罗马教廷派遣访华使团


庞迪我与《七克》
油画        134cmX165cm

庞迪我与《七克》

万立2018年

西班牙耶稣会士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是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史上的奠基人。他于1597年入华并在中国度过了21个春秋,其中仅在北京就生活了17年,成为晚明在北京从事宣教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位西方传教士


伏尔泰的书房
油画        134cmX165cm

伏尔泰的书房

唐灼2018年

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弗朗西斯•马理•阿鲁耶特(François-Marie Arouet) 的笔名。他也是作家、哲学家、史学家。他是十八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袖,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与富兰克林在巴黎会面
油画        180cmX200cm

伏尔泰与富兰克林在巴黎会面

唐灼2018年

在1778年初,伏尔泰回到巴黎,身体非常虚弱,并接近死亡。在1778年4月29日他会见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当时的美国驻法国全权大使。这幅画记录了两位将儒家思想引入西方的巨人相会于巴黎时的历史时刻


富兰克林致维特菲尔德的信
油画        132cmX200cm

富兰克林致维特菲尔德的信

万立2018年

本杰明 •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最为知名的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他参与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富兰克林热爱中华文明,他认识到,中华文明对美洲殖民地的建设,对新生的美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有所助益。他对儒家的重视教育,以及中国通过考试选拨公务人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狄德罗—编纂百科全书“孔子”词条
油画        134cmX165cm

狄德罗—编纂百科全书“孔子”词条

唐灼2018年

1751 年7 月1 日, “ 百科全书” 的第一卷《百科全书, 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面世,年轻的法国思想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84)凭借其热情、高效,将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达朗贝、毕丰、经济学家魁奈、杜尔哥、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齐集在“ 百科全书” 的大旗之下, 成了其撰稿人


魁奈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油画        134cmX165cm

魁奈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唐灼2018年

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成长在十八世纪法国“中国热”之中,1749年他以法王御医的身份进入皇宫,很快受到了宫中“中国热”的感染,尤其是庞巴杜夫人对中国的迷恋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以《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作为阵地,以中国为榜样,形成了西方经济学史上第一个经济学派:重农学派


莱布尼茨与易经
油画        132cmX200cm

莱布尼茨与易经

唐灼2018年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是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 在欧洲“中国热”的年代里,莱布尼茨也对中国文化特别关注。白晋是与莱布尼茨有着密切联系的另一个耶稣会士。他寄给莱布尼茨一本他新出版的《中国当朝皇帝传》(即《康熙传》)和一封信


汤恩比的中国观
油画        134cmX165cm

汤恩比的中国观

唐灼2018年

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中,汤恩比充分展露了他开阔的世界观和人文胸怀,他以独特的历史视角,分析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和各文明间的接触,并提出了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构想。根据汤恩比的观点,历史沿袭的大一统的国家局面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洛克和《中国笔记》
油画        134cmX165cm

洛克和《中国笔记》

万立2018年

作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洛克(John Locke,1623—1704)是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洛克晚年亲笔手书的“中国笔记”围绕“礼仪之争”这一背景,以中国人的信仰为中心,具体讨论了“中国的宗教”“中国的神学、理、太极”“精神和人类灵魂”等13 个主题,对于洛克而言,中国哲学为打破西方哲学传统的二元对立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可能,因而直至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对中国的关注仍在继续